1、什么是肠息肉?
一般来讲,在大肠黏膜表面凸出来的异常组织,可以统称为肠息肉。
2、肠息肉有哪些类型?
通常从病理学角度来看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一、炎性息肉多发生在慢性结肠炎症中,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等。发生炎症坏死后,黏膜会进行自我修复。修复过程中,如果黏膜没有完全长好就会形成不平整的隆起,这种隆起叫做炎性息肉。
二、当粘膜发生了增生性改变(如体积增大等),就容易形成增生性息肉。
三、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绒毛管状腺瘤、管状腺瘤以及混合型的腺瘤。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息肉,包括挫骨瘤、幼儿性息肉等。这些是由于怀孕期间组织胚胎异常导致的,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3、肠息肉本身对患者影响大吗?
长了肠息肉,患者通常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所以一般不能通过症状来发现肠息肉。
4、肠息肉有哪些危害,都会发展成肠癌吗?
肠息肉之所以引起咱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结肠的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多数是在肠息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展成肠癌。一般认为炎性息肉的癌变风险最低,其次是增生性息肉和管状腺瘤,而绒毛管状腺瘤的癌变风险比较高。
5、如果息肉不处理,一般多长时间会发展到肠癌?
肠息肉是否会发展成癌,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息肉的大小,病理类型等。如果息肉较小,那么发生癌变的风险也相对较低。有研究表明,0.5厘米以下的息肉,三、四年以内的癌变率很低;如果超过0.5厘米,那么息肉的癌变率就会增加。总体来说,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
6、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是癌变?
其实息肉非常可怕的地方在于没有症状,等到患者感觉有症状再去检查,可能息肉已经发生癌变了。所以依靠症状来发现息肉是否发生癌变,是非常不安全的。
7、息肉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比如一些家族性的息肉病,由于某个基因的异常,导致家族成员容易长息肉。
二、饮食习惯。为什么欧美国家中息肉、结肠肿瘤的发生率高于中国?因为相对来讲,国人的饮食结构中纤维素含量高于西方国家,而纤维素含量与息肉、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现在我国息肉和结肠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纤维素摄入少了,肉类、少纤维的食物摄入多了。
8、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肠息肉?
一般45岁左右的人群,医院做内镜检查,包括胃镜、肠镜等(其中,肠息肉需要通过肠镜才能检查出来)。但是由于息肉、结肠肿瘤的发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建议40岁左右的人群,医院做内镜检查。不要等到出现异常症状(比如排便困难、便血等)才去做检查,这个时候有可能已经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昆明治疗白癜风复方斑蝥酊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