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预防护理 > > 正文 >

年纪最轻的大肠癌患者才16岁听听著名肿

近期,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扬州一家三口相继患癌疑因长期吃剩饭剩菜和霉变食物》,56医院查出了胃癌,他80岁母亲和57岁妻子,也相继被查出肠癌和胃癌。医生判断,这一家三口的病因,肯定与全家人长期吃剩菜剩饭以及霉变食物有关。小编请教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著名肿瘤内科专家潘宏铭,潘教授说:“很多癌症是吃出来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诱发癌症,我最近接诊了一位16岁大肠癌患儿,病因疑似与长期吃高加工类食品有关系。”

16岁大肠癌患儿每晚睡前一包方便面

“我常常告诉病人,少吃或不吃四高的食物。”潘宏铭教授说,这四高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加工和高精细的食品。后面“两高”食品过去说的人比较少,而我认为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长期多吃会诱发癌症。我最近收治的16岁大肠癌患儿,情况就非常典型——男孩在金华一家中学读高一,今年16岁,到我门诊看病时已是大肠癌晚期,非常可惜。

我和他们一家三口聊天询问疾病史,排除了家族史、环境等因素,病因最后锁定在了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上。   

爸爸妈妈常年在广州做生意,孩子从小就读寄宿学校,饮食上没人管。他不爱吃正餐,喜欢吃零食,特别是一些口味好味道重,有很多调料的加工食品。比如:小学时,他经常吃学校周边的烧烤摊。初中起,他爱上了吃油炸食品和方便面。男孩学习上比较用功,在班里成绩中上,有时候看书比较晚,就养成了每晚睡前吃一包方便面的习惯。 

难得爸爸妈妈从广州回金华了,犒劳孩子的还是吃,带他去吃喜欢的炸鸡、牛排,一顿下来暴饮暴食很严重。 

最近连续三个月,男孩出现了拉溏稀便的情况,每天拉三四次,他没有重视。直到最近有一天早上开始腹痛不止,晚上老师医院急诊室,医生才查出他得了大肠癌。医医院来找我最后寻求希望,我一看,癌症已经扩散了。 

大肠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饮食不健康是通病

潘宏铭教授说,过去大肠癌发病的中位年龄为60岁,现在全球已提前到55岁,年轻的大肠癌病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次这位16岁患儿,是我接诊到的年纪最轻的大肠癌患者,其他的年轻患者还有23岁,26岁,28岁等。他们都和男孩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不爱运动,是宅男宅女;还有一个通病,就是饮食习惯不健康,这一点和诱发癌症关系极大。   

潘教授总结,吃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点不健康因素:   

第一,吃得过多。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食物都是含有致癌物质的,只是一个量的累积问题。吃进去的东西,需要消化,而人的肠胃功能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你吃得过多或吃的东西里面添加剂过度,都超出了肠胃的处理能力,久而久之就会诱发疾病产生,甚至是癌症。比如,有得人爱放臭屁,就说明他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食物在肚子里腐烂了才有臭气,这对肠胃健康肯定是不好的。   

第二,吃的食品不健康,高加工食物太多。男孩的方便面以及烧烤等食物,里面的调味料等化学添加剂很多,这些东西偶尔吃一次两次不要紧,长期以往对身体是极大的危害。   

第三,吃的习惯不健康,爱吃夜宵和隔夜菜。睡前吃方便面等食物会加大肠胃负担,而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   

第四,不爱吃蔬菜、瓜果等组纤维食物。饮食不均衡,营养素摄入不合理。

潘教授说“坚持运动和节制的科学饮食,是我保持体重及健康的两大法宝。我的体重一直保持在63至64公斤之间,变化很小。每周,我坚持运动四次,每次游泳一小时,平时工作中多爬楼梯,多出汗。饮食上爱吃番薯、玉米、蔬菜、水果,每顿一定只吃七分饱。不吸烟,偶尔朋友聚会的时候才少量喝酒。”

保持健康饮食掌握三个“及时”来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是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大肠癌通常始于肠息肉,起初是良性细胞形成的小团块,在结肠和直肠内壁生长。一段时间之后,某些息肉发生癌变,形成肿瘤。当肿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它可以穿透肠壁,扩散到结肠或直肠以外的临近部位。最终,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肿瘤,这就形成了转移性结直肠癌。   

大肠癌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人数年统计为38.9万人,是增速最快的肿瘤之一。

“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十分隐匿,不易自我发觉,就像身体中的隐形杀手,长期潜伏于身中,时刻蔓延,直至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往往已发展到晚期。”潘教授建议大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掌握三个“及时”来预防大肠癌。

第一,有病及时就诊,万一发现大便便血、大便次数增频、便秘或溏便等,要及时请医生诊断。 

第二,及时处理癌前病变,比如大肠息肉。大肠癌约80%来自大肠息肉,这些病人应定期做肠镜检查。 

第三,高危人群及时筛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大肠癌家族史或长期患炎性肠病、长期便秘的患者等都是高危人群,都应重视筛查。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延长生病并提高生存质量,即便癌症晚期或已经出现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化疗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即便目前一线、二线化疗药物治疗无效,抗肿瘤靶向药物也可以治疗,大家不要放弃希望。

专家名片

潘宏铭

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新药审评专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肿瘤化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国内率先开展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名医门诊:周三上午

注潘宏铭教授已上线易加医啦!想进一步了解他吗?请轻抬手指长按扫描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551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