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预防护理 > > 正文 >

肛肠息肉到直肠癌有多远

肠癌从息肉演变而来

全国新发大肠癌患者37万人,19万人死于大肠癌,预防大肠癌需从其前身大肠息肉开始。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如果我们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继续生长可变为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

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也可以进展的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从很年轻时肠道就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变再所难免。通常来说息肉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容易出现,但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其可能在比较年轻时就已长出息肉,因此患癌的风险比一般人更大。

病例

来自新罗城区的林女士,53岁。肛门口有残粪半余年之久,一个月前慕医院肛肠科求诊,杜红主任医师详细检查发现距林女士肛门口5cm内隆起约1.6X1.0cm广基扁平状赘生物,并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直肠下段绒毛状管状腺瘤”。在进行充分沟通后林女士选择手术治疗,在术中使用单开口TST器械将整个肿块完整切除送检,术后林女士感觉良好并且恢复快,在杜主任反复叮嘱务必定期检查声中顺利康复出院。

△图为林女士手术现场取出的大块息肉

息肉会复发,要定期复查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但环境没改变,还是会有复发的可能,这就解释了为何杜主任反复叮嘱林女士定期复检的原因,定期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患者,都应该复查。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的复查。

温馨提醒:减少息肉发生,饮食方面要注意多进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

切除结肠息肉可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性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其中因此检查出肠道息肉都应进行切除。

名医谱

杜红主任医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师从于肛肠病专家柏连松、王业皇教授,深得真传,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旁脓肿、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大肠肛门疾病,并率先在闽西地区开展环状混合痔PPH术,临床经验丰富,曾在《中国肛肠疾病杂志》、《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中医外科杂志》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更多健康资讯及医疗信息:长按指纹识别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431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