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举典型病例2则:
案例一:患儿李某,男,5岁。年4月某天初诊:其父母代诉,患儿大便烂硬交替时有血性粘液伴消瘦2年。医院诊疗并行全腹CT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后经医院肛肠科请本人诊疗。经检查肛门未发现明显病变。根据患儿症状表现,拟诊直肠息肉收入院。入院后在氯胺酮麻醉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患儿距肛门约7cm处有一3.5cmx2.5cm大小息肉,亚蒂,基底部散在白色班点,表面粗糙充血糜烂。即予电凝电切治疗,术程顺利、安返病房。病理报告为幼年性息肉。术后便血消失,生长发育良好,随访5年无复发。
案例二:患儿罗某,2岁4个月。年12月某天初诊:其父母代诉:患儿自1年多前开始,便后肛门经常出现鲜红或暗红血液。其父母曾带患儿到过本市、珠海、医院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花费近万元,但一直诊断不明,便血不止。经多方打听,患儿父母找到本人。经认真检未发现患儿肛门有肛裂等病变,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本人推断该患儿极有可能患有深部直肠息肉病变,建议入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后在氯胺酮麻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患儿距肛门6cm上方直肠有一3cm×1.7cm大小巨大息肉,表面糜烂出血,肿物几乎占了大半个肠腔。即予电凝电切治疗,术程顺利、安反返病房,病理报告为幼年性息肉。术后便血消失,体重增加。随访2年无复发。
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人体直肠或乙状结肠。顾名思义,本病主要好发于儿童,也可见于青年人。发病年龄自出生数月至十余岁不等,其中男性多于女性。70%为单发。约60%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多为蒂状或亚蒂,形态呈球形,梨形,表面光滑,明显充血,出血为该类型特点。从我们近年积累的数十例幼年性息肉分析,息肉直径大小从0.8cm至3.5cm大小不等。幼年息肉主要症状为:便时带暗红粘液性血液,大便烂或烂硬交替,日1至数次不等,出血少则为大便表面带血,多则数十毫升至上百毫升不等。因长期出血及息肉炎性刺激可导至腹泻,以至发生电解质紊乱、慢性贫血,消瘦,面色苍白,平时易感冒出汗,头发稀疏枯黄、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息肉若不时得到诊断及治疗,将会继续增大。近直肠蒂状息肉有时可脱出肛门外,检查可见一肉红色蒂状肿物息肉脱出肛外。较大的息肉导致肠梗阻引发急性腹痛、呕吐等症状。以往认为幼年息肉不会发生癌变,医院首例报告幼年性息肉癌变,并有淋巴结转移。医院在例幼年性息肉中,发现6例合并腺瘤,其中1个腺瘤呈现重度不典型增生,同时发现2例幼年性息肉癌变。说明幼年性息肉虽然恶变率低,但也可发性癌变,应引起临床重视。
本病易误诊为肛裂,肠炎等,当父母的若发现自己的儿童经常出现慢性原因不明性便血,特别是带有血性粘液的便血时,应警惕有直肠息肉的可能。医院专科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肛门指检、肛窥检查、特别是电子结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日确诊与治疗,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另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对脱出肛门的带蒂直肠息肉主张以手指扣断摘除处理,这种方法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及易留下较长残蒂有引起复可能,应以结扎或结肠镜下电凝电切处理为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