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女性,44岁,汉族,大便习惯改变5年余。
主要表现:不明原因大便次数减少,3-5天1次,大便干,呈褐色,症状间断。
医院肠镜检查:结肠息肉病。
肠镜:
直肠至回盲部四壁可见弥漫性数百枚大小约0.2*0.2cm、0.2*0.3cm、0.3*0.3cm、0.4*0.5cm广基息肉及亚蒂息肉样病变。
(肠镜图片提供:李紫琼)
乙状结肠退镜距肛门25cm12点方向可见1枚大小约1.2*1.8cm盘状息肉样粘膜隆起,8点方向可见1枚大小约1.2*0.8cm盘状息肉样粘膜隆起。
病理:
(回肠末端)黏膜慢性炎,间质淋巴滤泡形成。(回盲部,横结肠近肝区,乙状结肠12点方向,乙状结肠8点方向)管状绒毛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肝区)炎性息肉。
超声肠镜:乙状结肠多发粘膜层低回声病变(NBI)
(超声肠镜图片提供:李莉)
该患者诊断为: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milialpolyposiscoli,FPC)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发病率为1/。息肉分布于结肠、直肠、十二指肠和胃,多数有蒂,乳头状少见,息肉从数百个至数千个,大小不等,排列密集,有时成串。
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数在20-40岁时得到诊断,有高度癌变倾向,癌变平均年龄为40岁。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分次内镜下治疗。
第一次手术:
年7月1日在我院行ESD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乙状结肠病变染色。
剥离病变
(手术图片提供:高峰)
术后病理回报:绒毛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基底切缘未见病变。
建议该患者3个月后再次行内镜下手术。
若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赞。
若本文对您有帮助,请转给周边的人,转发轻触右上角“···”即可。
长按字母可复制,谢谢您的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