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可怕41岁男子肠子里2年时间又长出
导读
昨天,青冈患者王先生来到医院找到了崔立彬主任,这是他出院2年后的再次登门。作为一名“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患者,定期检查并做镜下治疗是他维持健康的可靠途径。他的弟弟曾在去医院做了大肠息肉病的治疗,这一次“轮”到他也在意料之中。
专家手到病除,镜下切除隐患据王先生介绍,在最近一段时间,他又出现大便不成形、便稀、下腹不适等症状,于是感觉情况不妙,赶紧抽出时间来找崔立彬主任复查。在电子结肠镜下发现,在阑尾开口附近有8处圆形、椭圆形隆起,约0.3-0.5厘米宽基息肉;在结肠内可见处圆形、椭圆形隆起,约0.3-1.5厘米宽基、亚蒂、长蒂息肉,专家在镜下给予电切治疗。
据崔主任介绍,大肠息肉病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肠息肉的发生与炎症感染、年龄、胚胎异常、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95%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尤其是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有50%以上的癌变机率,一经遇上将麻烦重重。
家族性息肉病有多可怕?据崔主任介绍,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为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现,男女均可遗传,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息肉数从左右到数千个不等,其组织结构同一般腺瘤。本病患者大多数可无症状,最早的症状为腹泻,也可有腹绞痛、便血、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好发年龄为20~40岁,如不及时治疗,35岁以前约3/4癌变,至50岁以后几乎全部发展为癌。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不是先天性疾病,出生时肠内并无腺瘤,常随青春期发育逐渐出现。病变者的根治方法是结肠切除术,不愿切除结肠者应定期复查和做镜下治疗,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年过40,为什么必须要做肠镜?
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高发肿瘤,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据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无论男女,都位列肿瘤发病率前四名。
肠癌约90%是肠息肉演化而来,它从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变,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因而,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是预防肠癌的有效途径,而发现肠息肉最好的检查,就是肠镜检查。
所以,医生往往会建议你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及有肠道症状者。
■在美国,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之一,也是二号癌症杀手。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迎头赶上。
■每个人的风险不同,平均来讲,大约每二十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会患大肠癌。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直肠癌,风险会增加两到三倍。
■90%的大肠癌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近年,年轻人的发病率有所增长。
■大肠癌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非常容易被漏诊。早期症状包括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突然便秘或腹泻,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等),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变形等),腹胀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等等。
■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过度饮酒,过多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缺乏体力活动,家族史,遗传因素及其它肠道疾病等。
■大肠癌的预防包括控制体重,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肉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
大肠癌是如何发生的?
引起大肠癌的准确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绝大多数大肠癌最早只是一个小小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息肉是一种瘤状的组织增生,有很多种,有的不会发展为癌症(可以统称为良性息肉),有的可以发展成癌症(可以统称为癌前息肉)。
从癌前息肉开始,经历一些基因突变,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癌症往往需要数年乃至十年的时间。有家族史的病人发展会快一些。从早期癌症发展到晚期又需要一段时间,其进展速度往往取决于癌症的恶性度。
在50岁以上的人群里,大约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这种癌前息肉。筛查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和比较小的早期癌症,及时干预。
虽然大肠癌仍然是高发癌症之一,但是大肠癌也是可以预防的癌症之一。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肠癌的治愈效果很好。
过去二,三十年,美国大肠癌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至少部分得益于各种筛查手段的推广。从到年,在美国50岁到75岁的人群中,肠镜筛查率从19%上升到55%,同期,大肠癌发病率下降了30%。
在中国,大肠癌也已经成了高发癌症,而且大多数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更可怕的是,中国大肠癌年轻化趋势很明显。
中国人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人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69.8岁)整整年轻了20岁。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这也是我建议一般风险人群提早到40岁的原因。
美国癌症协会和FDA推荐的大肠癌筛查方法有好几种。肠镜大概是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肠镜不仅可以直接检查肠道,同时还可以去除可疑的病变。
转发是一种爱心,分享是一种美德!
看/肛/肠/病/到/西/大/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11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次常规的灌肠差点引爆肠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