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预防护理 > > 正文 >

是不是每个人都长有肠息肉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在饮食上喜欢重口味和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对我们的肠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引起肠道内息肉的产生。有些时候我们会在排便的时候出现腹痛,这可能就是肠道内的息肉造成的影响。很多人因为没有注意肠道的健康,久而久之形成了肠息肉,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预防和发现肠息肉的出现。

那么,肠息肉会出现哪些症状呢?又是否该切除呢?

腹痛明显,一般在排便过程中,如果发现腹痛越来越明显,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就是在此过程中对肠道内息肉带来了损伤造成的,这时候我们要及时检查身体,正确的对肠道内息肉进行有效控制,才能防止息肉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便血严重,肠息肉会在排便时刺激到直肠组织,引起炎症的发生,导致患者会在排便时有便血的情况。所以如果在排便时发现颜色异常,一医院进行检查,防止肠道内的息肉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排便习惯改变,肠息肉也会影响我们的排便习惯,如果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也有可能是体内产生肠息肉的信号,有些人还会出现便秘、腹泻交替等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肠息肉对肠道的消化功能产生了影响。因此,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可以有效预防肠息肉的产生,如果发现排便习惯发生改变了也一定要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那么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呢?

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肠息肉就会非常严重,但是肠息肉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非肿瘤性息肉的危害比较小,可能对身体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腺瘤性息肉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腺瘤性息肉的病变过程比较漫长,所以慢慢的可能就会忽视他的存在。肠息肉会引起上面所说的排便异常、腹泻、腹痛、便血等各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切除,就会一直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虽然不需要过度担心肠息肉,但是也一定要引起重视,最好的办法医院检查,听取医生的建议,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换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以防止肠道内产生肠息肉的注意事项以及方法:

不要久坐,长时间的静坐会造成肠胃蠕动减弱,久而久之新陈代谢变慢,就会影响到肠道健康。所以为了保护肠道,一定要改掉久坐的习惯。

口味清淡,所谓“病从口入”,很多身体上的毛病都是吃出来的,尤其是很多人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长此以往,肠胃功能很容易降低,保护能力下降,所以想要保护肠胃,一定要饮食清淡。

是不是每个人都长有肠息肉?

也不是。

肠息肉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但三十几岁的人也有不少人长的有,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或者是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的人。

我们昨天(.8.5)做了22个肠镜,发现10个患者有息肉,息肉发生率超过45%,偶尔某天可能一半还要多!

据统计,35-49岁,检出率为10-30%;超过50岁的人群中,检出率可达30-67%。

也就是说,超过50岁,几乎一半的人都长有这个定时炸弹。

肠息肉要演变为肠癌,需要5-15年的时间,平均需要10年左右。

55岁以后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它癌变之前切掉它。那就是40岁之前做一次肠镜检查;

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烟酒嗜好等的高危人群,更要提前到30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这个时候,它往往还是一个良性的息肉,在肠镜下就可以轻松干掉。

肠息肉

因此,我们建议,你如果35-40岁,还没有做过肠镜的话,请尽快做一次吧,不管有没有症状!

复查也很重要

发现肠息肉切掉后,也并非万事大吉了,原因在于:

1、由于一次肠镜,由于多种原因(比如肠道准备不好、医师经验、设备等的影响等),可能会有一些小的“漏网之鱼”;

2、喜欢长息肉的人还会再次长出来;

3、由于上次切除不彻底,留有残基,有可能“枯树发新芽”;

因此,切除后,要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具体如何复查,要遵循您的医生的建议.

如果您已经在经受肛肠、胃肠疾病的困扰,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寻求帮助!

专家特别提醒无痛胃、肠镜检查,40岁应该做,50岁必须做!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镜+c14检查。

1、奥林巴斯无痛胃镜元2、奥林巴斯无痛肠镜元

3、C14呼吸检测原价元,限时价50元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肛肠、胃肠疾病在线咨询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1061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