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预防护理 > > 正文 >

消化内镜检查偶遇的那些ldquo息肉

患者张女士,55岁,因“痔疮便后滴血一年余”就诊,脾胃病科医生建议行无痛肠镜检查,虽无上消化道症状,结合患者年龄,嗜辛辣食物,既往体检未行胃镜检查,建议同时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胃镜检查:

1.胃窦后壁息肉样隆起。

2.浅表性胃炎,病理:胃窦后壁慢性炎伴淋巴细胞增生。肠镜检查:内痔。?

患者姜女士,46岁,办公室职员,至脾胃病科门诊就诊,自诉长期久坐,无不适自主症状,要求行普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提示:结肠多发息肉(山田II、III、IV型)。病理提示:低级别管状腺瘤。

患者杨先生,56岁,退休工人。无症状体检,要求行肠镜检查。结果提示:结肠息肉,病理提示:高级别管状腺瘤,部分腺体中度异型增生。?

上述患者均在无症状体检中发现消化道息肉,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在消化道息肉中常见的是胃息肉和结直肠息肉。

胃息肉中以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约占良性息肉的90%,常单发,小而无蒂,表面光滑,尽管增生性息肉不是癌前期病变,但发生息肉的粘膜可能伴有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不可小视。有时胃粘膜炎症可呈结节状改变,表现为炎性假息肉或炎性纤维性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是首选方法。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大多数经过腺瘤的过程。从腺瘤演变为结直肠癌大约需要5年以上,平均10-15年,也可终生不变。腺瘤又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为多见,占70%以上;广基腺瘤、直径2cm腺瘤、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结直肠息肉应处理从严,尽早控制病变的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科

温馨提示

一、完善电子胃镜检查人群:

1.建议40岁以上每1-2年完善无症状体检普查。

2.有上腹不适如:反酸、烧心、嗳气、吞咽困难、上腹疼痛、饱胀、消瘦等症状者。

3.有呕血、黑便病情稳定者。

4.有食管癌、胃癌、胃息肉家族史。

5.长期吸烟、饮酒、刺激性饮食者。

6.胃食管手术术后复查者。

二、完善电子肠镜检查人群:

1、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粘液便及腹痛者、大便性状改变。

2、有大肠癌病史者。

3、嗜好烟酒,大量摄入肉类、油炸类食品、久坐患者。

4、长期便秘或慢性腹泻。

5、有肿瘤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盆腔接受放射治疗者。

6、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患者。?

(供稿:脾胃病科蔡砚美)

往期精选

PreviousSelected?

01.[“冬病夏治”莫失良机]北医院“三伏贴”7月12日开始贴敷啦!

02.北医院成立一年

中医非药物治疗服务量、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yfhl/1038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