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http://www.weidumeiye.com/家住老城区的冯老伯有习惯性便秘,6年前他做肠镜发现有结肠息肉,将其切除后,没有再去复查。前不久,67岁的他突然出现便血、肛门坠胀的症状,到医院检查,他被确诊为结肠癌,还伴有多发性息肉。
之前的息肉已经切除了,怎么会得直肠癌,并且又长出息肉了呢?刘红凌主任介绍,有些人的肠道里,会长出一两颗甚至一小撮肉疙瘩,这些肉疙瘩就是肠息肉。像冯老伯这样发现肠息肉及时切除,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肠癌是肠息肉恶变导致的,尤其是大于两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出现癌变的概率较高,及时将其切除可有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
息肉切除后可不是“一劳永逸”了,其复发的概率较大,所以治疗后一定要定期复查,良性息肉也不例外。冯老伯切除息肉后没有复查,就无从知晓息肉是否复发,从而错失了阻断息肉恶变的良机。
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具体的复查时间和频次也不一样,其取决于息肉的性质等。一般来说,治疗后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连续检查2年至3年,如果没有复发可改为每3年一次。
降低肠息肉复发或预防肠息肉,除了做肠镜,还有需注意:
1.改变饮食习惯很重要,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导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而膳食纤维对消化道大有益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积。因此要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腌制食品,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机会。
2.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锻炼,每次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每周最好坚持3次至5次,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控制好体重,避免久坐。
3.尽量坚持定时排便,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有便意时及时如厕,避免久忍大便。上厕所不要带手机,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年轻便秘患者可定期灌肠。
4.应当戒烟戒酒,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慢性炎症的发生,比如勤洗肛门等。
这些人容易长肠息肉,一定要定期做肠镜。
普外科张茂峰副主任提醒:肠息肉及肠癌的高危人群:45岁以上人群,出现黑便、排便习惯改变等肠道症状的人群,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或腺瘤性息肉病史,有盆腔放射性治疗和胆囊切除史者。
此外,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者等,也要提高警惕,最好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一说到肠镜检查,很多人会望“镜”生畏,其实,现在的无痛胃肠镜检查,一点都不可怕,电子肠镜可以放大6倍,在电视屏上清晰地看到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症状,也有一些会出现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稀便、大便带血和黏液等症,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刘红凌,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诊治领域: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各种肝病、重症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等。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9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恰当饮食来防止肠息肉的发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