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了一次肠镜可保5年平安,50岁
濛小主导语
根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城市地区前10位癌症中,大肠癌发病率位于男性癌症第5位,女性癌症第3位。
更可怕的是,无论30岁还是50岁,都被肠癌盯上了。
大肠癌虽然高发年龄在50岁以后,但近年来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约占总患病率的10%。
过去10年,结直肠癌发病率翻了一倍。
肺癌、胃癌发病率都在下降,而结直肠癌在过去10年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翻了一番,且还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面对来势汹汹的结直肠癌,不少预防建议中都提到了“肠镜”两个字!
一次肠镜,17年内肠癌风险降低30%!“一次柔性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让受试者群体在随后的17年内肠癌发病率降低近30%。”年8月,英国伦敦帝国医学院癌症筛查和预防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随访时间很长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
在现实体检中,医生也会给出这样的建议:50岁以后做1次结直肠镜,如果检查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做第二次。
也可以粗略的理解为:一次肠镜至少能保5-10年的平安。但也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看!
为什么肠镜能降低肠癌风险?有数据显示,90%左右的肠癌都来自于肠息肉病变。
大肠息肉可分五类,也就是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
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10年左右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
早期的小腺瘤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完全可以直接切除,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发现及时,生存率也高达95%。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
而肠镜检查可以帮我们提早发现息肉和增生,才能及时阻止癌症的发生!
这5类人建议查查肠镜!1.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阳性发现(溃疡、息肉等),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2.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40岁,甚至35岁。有肠息肉病史的完全治疗后建议每1-3年复查结肠镜。
3.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长期久坐不动。
4.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比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状黏液血便等。
远离肠癌,从生活开始!1.拒绝久坐
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而且,近年来得大肠癌的患者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并且城市中得大肠癌的人数多于农村。
2.运动:记住33法则
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癌症危险自然会大大下降。
适当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0%。
3.油炸食物、肉类要少吃
高脂高糖的食物在肠道内分解,可产生甲基胆蒽和不饱和多烃等两种强致癌物。而高温烹调肉类食物时,肉中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发生热解,会分离出一种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叫杂环胺。所以建议吃肉少吃油炸,比如:
○红烧鱼:制作过程需要煎炸,不如清蒸来的健康。吃红烧鱼最好一周别超2次。
○炸鸡、烧烤:烧烤、炸鸡都需要高温煎炸或者烤制,都尽量少要吃。
4.多喝水、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平时多喝水,每天都应该摄入1.5升水左右。最好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5.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再来点杂粮
果蔬、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如同肠道里的“清洁工”,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几率。
如果你平时吃的都是精米白面,可以适当将其中的三分之一换成粗杂粮。
不吸烟、喝酒
几乎所有癌症的诱因里都有它们的身影。有研究认为,吸烟可以对大肠产生长期性、持续性的慢性刺激,从而诱发大肠癌。
听说点赞的小仙女
都悄悄变美了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11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提到40岁
- 下一篇文章: 做胃肠镜,没你想象中的可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