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病因 > > 正文 >

早期防治结肠息肉,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早期防治结肠息肉,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也可广泛分布于全部结肠。因为结肠息肉没有明显体征,所以,内镜检查是结肠息肉诊断的最佳方法。结肠息肉的病因未明,常见于成人。大多数结肠息肉不是癌症,但有一些可能会经过很多年后转变为结肠癌。50岁以上的人较容易患结肠癌,建议每个50岁以上的人应该筛查是否患有结肠息肉,因为发现和切除结肠息肉可以预防结肠癌。

  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有关。通常来说,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腺瘤大于2cm,癌变率就大于50%。专家指出息肉体积较大;不带蒂的息肉;息肉呈多发性;息肉形态扁平,或者呈现分叶状的四类状态的息肉癌变可能性较大。

通过内镜切除腺瘤

  一些息肉会慢慢变成“腺瘤”。后者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腺瘤三种。三者均属癌前期病变,若不切除它则可渐渐发展成癌。及时发现有结肠息肉是件大好事,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除了一些较大,基地较广的腺瘤需要手术切除外,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的。一经发现及早切除就可以了,不必紧张、恐惧或有压力。一般来说,年纪越大,息肉生长得越慢,若结肠镜操作仔细,本次长出的息肉切除得很干净,则可在1.5~2年后再做一次肠镜复查就可以。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by/98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