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结肠镜摘除结肠腺瘤已经是被广为认可的结肠癌一级预防手段。“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浸润转移”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模式。那么,腺瘤摘除后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到底如何呢?是否真正减少了患者死于结肠癌的数量?这可能是一个想当然的答案,也可能得到一个令人不解的结果。且看来自挪威的报道。
北欧国家的疾病登记体系相当完整,为大规模完善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能。作者通过关联挪威肿瘤注册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的数据,研究了-年间行结肠腺瘤摘除的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7年。截至随访时,人被诊断为结肠癌,人死于结肠癌。腺瘤摘除使得男性结肠癌相关风险下降14%,而在女性中无明显差异。与总体人群相比,低位腺瘤摘除的患者,结肠癌相关死亡降低25%;而高危腺瘤摘除的患者,其相关风险反而增加了16%(图1)。总体来说,高危腺瘤摘除患者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低危腺瘤摘除患者(图2)。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腺瘤摘除时间、腺瘤复发个数、腺瘤等级和腺瘤生长特点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中50岁以上、绒毛或柱绒毛状生长、复发腺瘤多于2个是明显的高危因素。
这样大规模的数据搜集必然存在一定的偏移。作者分析可能影响结果的重要偏移包括:(1)缺乏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指证信息;(2)缺乏对患者系统性对组织学检查;(3)缺乏摘除腺瘤大小、个数对具体信息。当然作者也对一些病理报告进行了抽检,发现该研究中30.2%的低危腺瘤实际上应被归为高危,而仅有8.2%的真实低危腺瘤被错归为高危。因此,低危腺瘤摘除患者低实际获益可能更大。
本文结论不多但意义重大,它肯定了结肠腺瘤摘除在结肠癌防治中对重要作用。这些长期大量系统的数据发现腺瘤摘除人群与总体人群在结肠癌死亡风险上并无明显差异。而这一有悖常理的结果在于高危腺瘤摘除患者不但未能产生获益,反而掩盖了低危腺瘤摘除患者的真实获益。从这一角度,低危腺瘤摘除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高危腺瘤摘除患者死亡风险对增加(与总体人群相比)说明其腺瘤恶变或复发对可能性较大;但这并不能否认高危腺瘤摘除对结肠癌防治对积极意义,因为若不摘除这些腺瘤,其恶化则更加显然。另一方面,作者发现腺瘤摘除的时间对结果影响较大,说明结肠镜检查和腺瘤摘除技术的进步对改善生存有明显对积极意义。
原文:MagnusL?berg,etal.Long-TermColorectal-CancerMortalityafterAdenomaRemoval.NEnglJMed;:-.
========================
喜欢我就把我分享到朋友圈吧!
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投稿请发送至zlxqnlt
gmail.看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请问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呢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zysx/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