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发现肠息肉应立刻处理

现今,随着大肠癌筛查意识的提高,医院做肠镜检查,有些人拿到检查单发现自己长了“肠息肉”,非常担心,害怕自己和肠癌挂上了钩。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形成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多数会有蒂,少数没有,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患者常常因为没有特别的不适症状而不容易被发现。一发现即刻在肠镜下切除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和肿瘤相关,在显微镜下,临床病理专家通常会把肠息肉分为两大类:1.肿瘤性息肉。也称“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锯齿状腺瘤。这类息肉有可能“癌变”。   2.非肿瘤性息肉。包括错构瘤、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从肠息肉转变为“大肠癌”不是一蹴而就,很多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会从中作梗,加速或诱发癌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常年高脂肪饮食;久坐、缺乏运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不按时排便或习惯性便秘;吸烟、嗜酒。   临床医生对于“肠息肉”是否属于“肿瘤性”的鉴别诊断,需要通过肠镜或外科手术下摘除息肉,由病理医生对息肉做进一步甄别。   因此,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一旦发现,即刻在肠镜下切除,切除方法依其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而定。对于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以及息肉恶变伴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者应做外科切除术。切除后需要密切随访复查“肠息肉”摘除后,患者也不能高枕无忧,这是因为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生、复发的概率较高,同时多发性息肉容易漏诊,息肉切除后需要密切随访复查。建议如下:   1.单发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肠镜一次。如果复查没有发现肠息肉,以后每3年复查肠镜一次。   2.多发性腺瘤切除,或腺瘤大小超过2厘米伴不典型增生,就需要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如果第一次复查没有发现肠息肉,就改为1年复查一次;如果连续2次复查均没有发现肠息肉,以后就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zysx/136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