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肠息肉者越来越多,手术摘取之后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事实上,肠息肉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疾病。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肠镜检查的逐渐普及,很多人被发现直肠或结肠上长有息肉。有些人对肠息肉不了解,即使发现了也不以为然;有些人听说肠息肉会癌变,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有些人在医生的建议下摘除了息肉,但是过了一年又发现新的息肉长出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肛肠科主任王振宜教授表示,肠息肉有不同的类型,处理的方法也不同,患者应该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措施。
那么,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如何避免息肉“复发”或者“癌变”呢?
健康饮食
直肠和结肠俗称大肠,作为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与否跟饮食脱不了干系。王主任指出,虽然肠息肉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但是有研究发现,除了和遗传有一定相关性之外,饮食习惯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食物纤维饮食与肠息肉的发病有关,长期大量饮酒吃辣或进食烟熏油炸食物,会增加肠息肉发生的风险,大量生冷油腻食物摄入,导致长期腹泻,也是肠息肉发生的另外一个诱发因素。因此,患者的饮食中要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常见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荞麦、黑米、燕麦、红薯、土豆、大豆、竹笋、芹菜、花菜、白菜、空心菜、香菇、银耳、紫菜、芝麻、核桃、桑葚、樱桃、石榴、大枣、苹果、鸭梨等。
另外,多喝水有利于肠道清洁,有助于预防便秘,维护肠道健康。
心情舒畅
中医很早就有“七情内伤”的说法,情志过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或诱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心理精神因素与很多疾病相关。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都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不少患者就存在“因郁致病”的问题。所以,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对预防任何疾病都是有益的,包括良性的肠息肉和恶性肠癌。
坚持锻炼
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疾病的预防很有好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适度运动,劳逸结合,否则过犹不及。在肠病的预防方面,王主任推荐摩腹、提肛运动等方式,预防便秘,促进肠道健康,有助于降低肠息肉及肠癌的发病风险。
定期检查
肠息肉有不同的类型,比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息肉样腺瘤等,不同类型的息肉,治疗的方法也不同,预后也不同。但是,一旦发现息肉,即使予以摘除了,仍要根据医嘱定期复查。王主任解释说,因为有些息肉是多发性的,比如家族性息肉病,摘除后还会再长,甚至一次就能发现多个息肉,给患者造成“复发”的感觉。有些息肉有癌变风险,比如腺瘤,一经发现就应尽早摘除,并且摘除后仍要定期复查,做好“风险管理”。
总之,发现肠息肉不要过度担心,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应该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王主任提醒,一旦出现反复腹痛、排便异常,尤其是便血时,需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王振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肛肠科主任。擅长保守和手术微创治疗各类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藏毛窦等各种肛肠良性疾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肠癌术后中医药防治,中医药促进难愈性窦道瘘管等创面愈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总院);专家特诊时间:周一下午(青海路名医特诊部)。
蒋美琴赞赏
长按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白癜风用什么药管用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