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拉肚子,莫非是虫子搞的鬼
一到夏日,腹泻的人就增多了,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吃了未能煮熟、蒸透的食品或喝了受污染的水。导致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由于夏天气温高,使得这些病原微生物在肉类、蛋品、乳类、水海产品、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中大量生长。但是,还有一类可以导致腹泻的病原体别忘了,那就是寄生虫。
今天,疾控君就来聊聊几种常见的能引起腹泻的寄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人体内可导致阿米巴病,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肺、脑脓肿及皮肤阿米巴病,其中肝脓肿最为常见)。全球约有4.8亿人感染阿米巴原虫,-万人发生阿米巴病,主要为阿米巴性痢疾和肝脓肿。每年因阿米巴病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人,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我国溶组织内阿米巴平均感染率为0.95%,感染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临床表现
今天疾控君主要谈到的是由肠阿米巴病,其临床症状有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每日大便数次、量多,常伴有腹绞痛及里急后重、含脓血便,典型的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果酱色,伴腐败腥臭味,严重者可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慢性患者表现为迁延性肠炎,可伴有腹胀、消瘦、贫血等。
传播途径
经口传播最常见,传染源主要为慢性和恢复期病人或带虫者,他们的粪便中含有可感染人的阿米巴包囊。包囊污染水源是造成地区性暴发流行和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污染的手、食物或用具,苍蝇、蟑螂等也可携带包囊传播疾病。
蓝氏贾第鞭毛虫
(简称贾第虫)
贾第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胆囊中,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贾第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为最多,我国各地感染率在0.48%-10%之间,夏秋季节多发。因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旅游者、男性同性恋者、胃酸缺乏及免疫球蛋白缺陷病人易受感染,儿童患者多见。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者可突然发作,呈暴发性腹泻,出现水样大便、腹痛。慢性患者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恶臭,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或脂肪泻。
传播途径
患者感染系误食贾第虫包囊所致,水源污染是贾第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贾第虫包囊生存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4天,在含氯化消毒水(0.5%)中可活2-3天。在粪便中包囊的活力可维持10天以上,但在50℃或干燥环境中很易死亡。包囊在蝇消化道内可存活24小时,在蟑螂消化道内经12天仍有活力,因此昆虫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隐孢子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是寄生虫性腹泻中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婴幼儿。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低下者尤易感染。该病系世界性分布,国外暴发流行时有报告,多发生于与病人或病牛接触后的人群,常见于幼儿园和托儿所等集体单位。我国在腹泻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1.36%-13.3%。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低下的隐孢子虫病,多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者(艾滋病患者),这类患者通常症状多、病情重并且持续时间长,主要症状为腹泻,持续性霍乱样水泻最为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分泌性腹泻,也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若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隐孢子虫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常为暴发性,可有恶心、胀气、肿胀、失禁、厌食、体重减轻,每日大便5-10次,为水样便或黏液便,无脓血,一般持续数天自愈。隐孢子虫病尚无特殊治疗药物,目前只能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传播途径
隐孢子虫病在人与动物间可以相互传播,人际接触是人体隐孢子虫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粪便,食用受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传播方式。
其他寄生虫
此外,还有人毛滴虫、圆孢子虫、微孢子虫、人芽囊原虫、结肠小袋纤毛虫、肠毛细线虫等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腹泻。
预防寄生虫性腹泻,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注意下列问题,减少腹泻的发病可能。
◆注意饮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
◆注意手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清洁环境,灭除蝇、鼠、蟑螂。
◆妥善处理腹泻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供稿:张小萍
编辑:何倩影
审稿:蔡黎冯晓刚
鍖椾含涓鍖婚櫌鐖嗗厜鍏ㄥ浗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7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粪菌移植克顽疾救人命难治性腹泻溃疡性
- 下一篇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伴增生肠息肉的治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