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症状 > > 正文 >

张苏展教授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结直肠癌吗

说到今年ASCO结直肠癌领域的重磅炸弹,那就不得不提CALGB研究:解剖部位影响结肠癌预后和疗效。通过这个临床研究,未来的临床试验需要将解剖部位作为一个分层因素,甚至过去的试验也需要重新审视。

在6月23-26日召开的年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estofASCO?EventinChina)上,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教授也对这个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同时,张教授还介绍了结肠癌术后的随访,并针对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发表了看法。

解剖部位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和疗效

CALGB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左半和右半结肠癌在预后和对靶向药物的反应上有明显的区别:左半结肠肿瘤患者相比右半结肠肿瘤均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原发于左半结肠者更能从西妥昔单抗中获益,原发于右半结肠者更能从贝伐珠单抗中获益。

除了CALGB研究外,美国全国肿瘤随访的20万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CO17研究、FIRE-3研究等,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结果,左右半结肠癌的差距明显。虽然这些研究在一开始设计时,未以左右半结肠癌作为分层,而是从后期的分析中看到了这种差异,但是同样的现象在不同研究的中都被完整的重复了,因此这个现象客观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张教授说:「给我们今后的临床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就是:新的临床试验结果要看做右半结肠癌分层在两组中是否均衡,如果是均衡的说明临床试验结果有效;如果分布非常不均衡,那么疗效和差距可能由于本身分组的不均衡存有偏差。之前的临床试验中,假设左右半结肠癌分布不均衡,最后结果的有效率是不是由于这种不均衡带来的呢?临床医生应该多问一个为什么。」

结直肠癌术后的随访

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术后,往往推荐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的频率和检查模式依据的是结直肠癌术后的复发模式,在早期和晚期有差异。

85%的结直肠癌复发出现在术后2年内,2年后复发风险降低;95%复发出现在术后5年内,5年后复发风险很低。

在容易复发的阶段,随访的频率要高、容易复发的部位要加强监控。通常推荐,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肝脏扫描、肺部扫描、腹腔扫描、术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术前对比)、盆腔检查、肛门指检等。2年后复查频率可以延长到半年一次,5年后随访可以延长到一年一次,结合体检进行。

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

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然而,这些研究大都是一些基于流行病学的调查,而不是一些随机的临床试验。

先去调查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哪些人群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通过对比这两组,发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下降,危险程度是不服用患者的70%。然而,这种降低到底是阿司匹林引起的,还是服用阿司匹林人群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引起的?

通常来说,会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往往是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事实上,结直肠癌的降低和这些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关系是存在的;而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通常为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群,更重视自身健康,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结肠癌发病的下降。或者这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更注重饮食均衡、体育锻炼、健康食物,从而导致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下降。

因此,阿司匹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原因并不是单个因素,而可能是多个因素的总和。

现在有一些临床试验试图去证明,主观、主动的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可否预防结直肠癌。但是这些研究进展比较困难:因为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变化,往往无法在1~2年内呈现,需要5~10年甚至终身的服用,而那个时候患者的均衡性、其他疾病的发生率有了变化,排除各种因素之后会不会得到肯定的答案值得怀疑。

肿瘤君ASCO年免疫治疗进展报告







































北京中科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477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