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于肠息肉的那些事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
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一、病因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低食物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二、临床表现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三、检查
1.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2.肛镜、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3.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4.病理检查明确息肉性质,排除癌变。
四、诊断
1.便血或黏液血便史。
2.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3.钡灌肠见充盈缺损。
4.病理诊断排除癌变。
五、治疗
1.微创治疗(内镜)
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的息肉可行内镜下切除,并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手术治疗
息肉有恶变倾向或不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或内镜切除后病理发现有残留病变或癌变。
3.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如有出血,给以止血,并根据出血量多少进行相应处置。
(2)病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炎性息肉参见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3)预防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可服用塞来昔布减少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数目,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
六、结肠息肉的危害及预防
危害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五、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至75%。
七、预防
1、阿司匹林防女性结肠息肉:有些妇女体内存在一种常见的遗传基因变异,能够减缓阿司匹林的分解,这些妇女如果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相比之下,在不存在这种基因变异的妇女中,阿司匹林并不能够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
2、补钙有助预防结肠息肉:钙可以很好地帮助人类对抗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即使患者以前已经患过这些疾病。有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补充钙片的人其结肠息肉的复发风险下降了19~34%。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另外,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也显示出降低结肠直肠癌风险作用。你可以通过适当摄入一些动物肝脏、蛋黄、鱼和添有维生素D的乳制品等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阳光也可以将皮肤中的一种化学成分转化为可利用的维生素D。如果你不喝牛奶,也不晒太阳,你可能得考虑服用“维生素D+钙”复合补充剂了。
治疗白癜风药物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1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度中山市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项目
- 下一篇文章: 专科报道这是真的吗绿茶可抑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