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症状 > > 正文 >

医学科普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及预防

白颠风怎么得的 http://pf.39.net/bdfyy/bdfzg/181001/6559327.html

工作中经常碰到宝妈问我,宝宝贫血了吃什么好?为什么血红蛋白正常了还要吃铁剂?为什么宝宝吃的很多却会发生贫血......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疑惑呢,那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贫血那些事。

关于缺铁性贫血,不同的年龄阶段评判标准不同。我国规定,6月龄-6岁血红蛋白(Hb)低于g/L;6-14岁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在g/L。其中以6个月至2岁小儿发生率最高。海拔每上升1千米,Hb上升约4%。贫血的分级

轻度:Hb90-g/L;中度:60-89g/L;重度:<60g/L。

贫血的常见原因

①先天因素。早产、双胎、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期缺铁都会影响。

②铁摄入不足。见于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孩子及偏食、挑食的孩子,由于营养不均衡致使得未及时获得足够的铁而发病。

③铁吸收障碍。见于食物搭配不合理的患儿。如过多摄入延缓铁吸收的食物,包括植物纤维、茶、咖啡、蛋、牛奶、抗酸药物等。

④疾病影响。比如腹泻,可以造成铁丢失过多。一些肠道疾病,如肠息肉、肠道寄生虫病、梅切尔憩室造成慢性失血(部分青春期少女经期失血过多也可以影响)从而导致铁丢失过多。

贫血的临床表现

年幼儿可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较为明显),不喜活动,免疫力差,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年长儿可诉眼前发黑、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甚至是异食癖(喜嗜墙皮、泥土、煤渣等)、心悸、气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如何治疗贫血

确诊贫血的小儿应口服铁元素治疗,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可以同时补充维生素C。近年来也有人研究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AD对治疗贫血效果显著。对于不能口服的可以选择注射铁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补铁2-4周后需要复查血常规,正常后继续补铁6-8周以增加储存铁。严重者需要输血治疗。

贫血的日常预防

(1)对于母亲:需要加强孕期营养,自妊娠3个月起,妈妈口服补铁(元素铁60mg/d),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以及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并且提倡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母乳喂养至2岁)。

(2)对于小儿: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胎龄<37周/体重<g):纯母乳喂养者从2-4周龄开始补铁至1周岁(每天1-2mg/kg);人工喂养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喂养,一般不用再额外补铁;婴儿食物转换时期应注意多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0.5岁-1岁推荐铁10mg/天;1-12岁12mg/天),并在4-6个月时逐渐添加豆浆、动物血、鱼泥、番茄汁、山楂汁、黄绿色蔬菜汁等富含铁的食物。每日1-2次,每次从10mL(约1汤勺)开始,逐渐增加到30-60mL,6-7个月后可增加到mL-mL,开始喂养时可用温开水稍微稀释,习惯后可喂养原汁原味的。

果汁制备法如下:新鲜水果洗净去皮去核,粉碎机打碎后过滤掉果肉渣,将果汁放于奶瓶中或小勺中喂养。

菜汁制备方法:取新鲜嫩菜叶洗净,放置于一碗水中,放入小锅煮沸,加盖滚5分钟,用勺略微挤压出菜汁混入汤水中,去渣后可喂于婴儿。

食物推荐:优先推荐肉类,因为肉类中含的铁人体可吸收高达10%-25%,植物中的铁吸收率仅为1.7%-7.9%;推荐肉类包括鱼虾、肝脏、红色瘦肉等(蛋黄中含铁也较多);

推荐蔬菜包括西蓝花、辣椒、油菜、苋菜、荠菜、白菜、大豆、木耳、蘑菇、萝卜等;水果类推荐富含维生素C的,包括猕猴桃、柚子、柑橘、红枣、石榴、山楂、草莓、樱桃等;

菜肴举例:猪肝炒甜椒(猪肝50g、甜椒g):含铁12.5mg,维生素Cmg;水煮羊肉片(羊肉50g,豌豆苗g、油菜g、辣椒25g):含铁7.6mg、维生素Cmg。注:一个鸡蛋重约50g。均衡饮食,纠正小儿厌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1-6岁推荐每日饮食如下: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月经失血过多的应调理月经;婴儿如果喂养鲜牛乳必须加热以便减少因过敏所致的肠道出血的发生率(1岁以内应避免单纯牛乳喂养)。

如何筛查贫血

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建议在生后3-6个月进行筛查;生后4-6个月仍然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单纯牛乳喂养婴儿可在9-12个月筛查。贫血的纠正时期往往较长,如果不持之以恒,往往功亏一篑,引起贫血复发。所以家长们在治疗贫血时应该尤其注意。

本文来源于:医院张东霞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文末有彩蛋

“康臣医学”征文令

征稿方向

肾脏病、缺铁性贫血及影像等领域的最新医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典型病例分享

疾病科普知识

诊疗指南解读

最新研究进展

疾病防治建议

投稿要求

内容要求原创,真实,观点可靠、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字为宜。将文稿Word版以及配图(如有)以附件形式发送至consunxyb

chinaconsun.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1057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