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症状 > > 正文 >

乘风破浪,为ldquo肠rdquo

孩子得了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087.html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近些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在我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科的第3-5位,因此了解结直肠癌的相关知识非常必要。

01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

1.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

2.炎症性肠病

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

3.其他

(1)有结直肠癌家族史;(2)本人有癌症史;(3)不良习惯:长期吸烟、过度摄入酒精、少活动;(4)年龄:虽然结直肠癌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90%的患者都发生在40岁以上。年龄越大患癌风险越大,多数患者在五六十岁时诊断这个疾病。(5)慢性腹泻、慢性便秘;(6)有盆腔放疗史者: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史的病人。(7)其他:肥胖、长期精神压抑等

02

结直肠癌危险信号

1

大便带血

说起大便带血,很多人都会想到痔疮,其实大便带血也可能提示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隐疾,甚至可能是肠道恶性肿瘤的信号。大部分的大便带血都预示着是肛肠发生了病变所导致的,比较常见的有痔疮、结直肠癌、肠息肉这三种情况。其中结直肠癌的后果最为严重!痔疮患者的大便带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血液是鲜红色的,不会与粪便混合,而结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不同,常混有血液、黏液或浓液。

2

大便习惯的改变

比如大便次数或者便意增多,里急后重、大便不尽感,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此外,长期腹泻的患者,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

3

大便性状的改变

比如大便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可出现大便变稀、经常不成形,大便越来越细,大便带血和黏液等情况。

4

腹痛

腹部可能有位置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还有是否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情况,或腹部摸到包块等。

5

其他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

03

相关检查

1

直肠指检

不少人在体检时会放弃直肠指检,认为又难受又没用,就不愿意做了。肛肠专科医生却非常强调直肠指检。因为直肠指检非常简单,没有痛苦,费用低廉,而且对于诊断低位直肠癌非常敏感,是发现直肠癌的利器。

2

结肠镜检查

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金标准是肠镜病理诊断。结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回盲部,可让医生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3

无痛肠镜检查

其实质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

4

其他检查

(1)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等(3)CT检査:可以提供结直肠癌的分期、发现复发肿瘤、评价肿瘤对各种治疗的反应、明确肿块的来源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精确判断肿瘤位置。(4)MRI检查:常用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评价、怀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MRI对于低位直肠癌能否保留肛门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5)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査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査。

04

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主要对40~75岁一般风险人群进行初筛,高危人群再行结肠镜精筛。对于已经发生的结直肠癌,我们要争取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是可以治愈的,另外对结直肠息肉或腺瘤患者,早期采取内镜下切除,可避免其长大或发生恶变。即使医学快速发展,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一些中晚期的肠癌患者仍治疗效果不满意。但遗憾的是,我们临床上发现的大多数是进展期或是中晚期患者,治疗难度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患者前期对自身的一些异常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扫码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1019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