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index.html肠息肉一般是我们肠道粘膜上隆起部位发生了病变,肠息肉转变成肠癌,一般多发生在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身上,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
一般情况,炎症性息肉再抗炎治疗后会自行消褪,而腺瘤性息肉是不能够自行消失的,还会越长越大。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会有一定的病变几率,据统计,80%的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恶变而来。如果腺瘤性息肉不及时处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长大,当息肉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细胞就会突变,恶化成肠癌。一般从肠息肉到肠癌需要5至10年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将息肉切除,那么,就能避免肠癌的发生。
所以,一旦发现肠内有息肉,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等到小病拖成大病后再治疗。
那么,肠息肉病变的时候,身体会有这4种异常,已经发现,切记,及时就医。
1、大便形状发生改变
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是肠癌的一个典型及最重要的信号,肠息肉一旦发生癌变,大便就会变细或者稀烂,并伴随着下坠感,所以,当你的大便突然间发生改变,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肠道内长有肿瘤。
异常2:排便改变
肠息肉发生癌变之后,会导致排便习惯发生变化,有时候出现拉肚子的现象,有时候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还有时候两者会交替进行,而且每天的排便次数会相应的减少或者增加,一般情况下,肠癌患者的排便次数会超过4~5次,如果你的排便也发生类似的情况,那就一定要当心肠癌了。
异常3:放屁次数增多
屁是人体之气,我们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天会平均放13~21个屁,如果你吃了过多的产气的食物,那还可能会更多一些,排出这些原因,如果你的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并且伴有很重的恶臭味,那么很可能是肠道发生癌变了,当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于肛门、管腔小的情况下,就算是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从而会引起放屁多的现象,同时屁臭,很可能是所含的胺类物质(致癌物)增多引起的。
异常3:便血
便血也是肠癌典型的表现之一,临床发现,肠癌患者有85%以上的人出现便血情况,这是由于肿块表面的糜烂,在排便的过程种,便便经过肿块的地方,两者进行摩擦后,会导致出现出血现象,如果你的便便中,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的粘液便,且可持续出现,并有逐渐增多现象,那就要警惕肠癌了,要及时进行检查。
肠息肉患者,日常做好这3点,肠道健康,癌症不来扰!
1、多吃芦笋
芦笋对于肠息肉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因为,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皂角甙,能够抑制肠上皮的异常增生,从而降低肠息肉甚至是肠癌的发病率,另外,它含有组织蛋白等营养物质,可以使细胞生长正常化,而维生素C和纤维素可增强细胞间质,成为阻止癌细胞生长的第一道障碍,芦笋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能够促进肠蠕动,减少大便中致癌物对肠上皮的刺激,减少肠壁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
2、多吃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群,它们都有很好的预防癌症的作用,而且胡萝卜中含有的纤维素,不仅能通便,还能降低肠息肉的发病。
3、多运动
运动能增加肠道蠕动,论是有意而为的体育锻炼,还是上下班的步行汽车,或是做家务——只要动起来,都对预防肠癌有好处。最近有一项发表在《MedicineScienceinSportsExercise》上的研究发现,坚持运动6周就能改变人们的肠道细菌。以前不爱运动的人能够做到每星期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肠道细菌产生丁酸盐的水平就会增加。多项研究发现,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患结直肠癌风险可降低4成,当然,这跟运动量的大小、持续时间、频率都有关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z/1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