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龄分布来讲,肠息肉比肠肿瘤早发十年左右,很大一部分肠肿瘤病变都是由肠腺瘤变化而来的人的肠道内为何会长这么多肉疙瘩?中国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谢宏伟介绍说,息肉的形成与遗传、年龄、感染、生活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临床观察发现,息肉的形成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据一份统计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人得此病,那么有约20%的几率传给下一代,比如父亲是息肉病变,子女患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3倍关于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年龄方面,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40岁以后呈高发趋势
饮食生活习惯方面,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小肠息肉是怎么回事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据悉,独里长“珍珠”的周先生就喜辣,且抽烟喝酒,这次手术后,他已经把烟戒了,酒也要少喝另外,久坐少动也是结肠息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3岁的周先生腹部长期闷胀不适,有时还隐隐作痛,最近一段时间还老是便血,他以为自己长了痔疮,又担心肚子里有更严重的问题,毕竟已过了不惑之年,于是请假来到肛肠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周先生的肚子里,从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再到直肠,一共长了0.2~0.3cm,0.5~0.6cm,大大小小100多颗息肉!像“珍珠”一样,共有80多厘米在距离肛门50cm处还有一个3.0~3.5cm大小的肿物,表面充血糜烂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检查,确认这是一个腺瘤至此,困扰周先生已久的病肠息肉表变概率因终于水落石出据悉,他已在手术治疗后身体恢复良好
冬季干燥,年终酒会频繁,腹部闷胀不适,甚至痔疮发作都是寻常事,更有严重的病患,甚至涉及结肠息肉、肠肿瘤……由于痔疮症状与肿瘤病变有相似之处,部分有“痔”之士也闻癌色变,心有隐忧
肿瘤指出,定期接受体检筛查,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结直肠镜检查是预防肿瘤病变效果最好的手段之一,一是因为出现肠肿瘤病变前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5~10年才能发展为病变;二是因为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病变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治疗痔疮时医生“顺便”可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病变让医生们担忧的是,患者有症状,却因为怕麻烦不做检查,自己又意识不到会发展到肠病变据介绍,现在开展义诊肠息肉手术价格和免费筛查,就是希望普及预防肠癌的科普保健知识,引起市民的重视
肚子里哪来这么多息肉?
一旦发现肠内有息肉,无论是哪种都应切除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直接在肠镜下切除;大于2厘米的息肉,若无法在肠镜下切除,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改日再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手术之后并不就万事大吉,必须坚持随访,因为约三分之一的肠息肉是多发性的,在原部位摘除息肉后,别的部位还可能长出新的息肉曾经有过结肠息肉病史者都应该遵医嘱复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
结肠息肉并不是一切了之
:zdsh
(吴筱颖)
谢主任介绍说,肠道息肉主要分为腺瘤、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炎性息肉肠黏膜转变成肠腺瘤性息肉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肠息肉手术后的护理从腺瘤性息肉转化为肠肿瘤病变的时间约为5年,所以在腺瘤性息肉尚未转变为肠肿瘤病变时就将其摘除,能减少肠病变的发病几率
结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说直白点,就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结肠息肉开始很小,但是因为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医生对结肠息肉非常重视
40岁以后是肠息肉和肠病变的发病高发期,要引起注意,建议去做肠镜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家族性遗传倾向易感人群若有多发性息肉,又不适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最终将发生肠肿瘤病变
以为“有痔” 结果肚里长“珍珠”
白癜风的症状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的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l/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