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7个多月一切正常却胎死腹中,罪魁祸首
祸不单行的是,就在徐女士身体和心理慢慢恢复的过程中,无意中她在自己的上腹部摸到一个明显的肿物,医院检查,居然罹患了结肠癌,且肿瘤太大,活动度差,手术有一定难度。她来到哈尔滨医院(以下简称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诊的科主任王贵玉教授完善各项检查后,决定尽早为其施行手术,术中完整切除了肿瘤,并彻底清扫了淋巴结。目前小徐恢复良好,准备根据病理结果再制定下一步化疗方案。在住院期间,经医生详细解释,小徐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意外流产的原因是结肠癌直接导致的。
王贵玉教授指出,结直肠癌发生在40岁以下女性中的情况并不常见,在妊娠期的发生则更属罕见。结直肠肿瘤在妊娠期的发病率仅为0.02%~0.1%,因此在诊治中存在巨大挑战。妊娠时所存在的体征和表现可能会掩盖结肠癌的症状,从而使疾病进入晚期时才得以确诊。
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报道,目前我国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五位,年国人新发病例37.6万例,死亡19.1万例。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近年来由于肠镜和大便常规筛查的推广,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一直在缓慢下降。而在我国,结直肠癌却呈现出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的趋势。
王贵玉教授指出,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像小徐这样的年轻患者,这种过去多见于老年人的疾病,现在变得越发年轻化,甚至低龄化;而结直肠癌患者年龄越小,其肿瘤恶性程度可能越高。
针对这一严峻现状,早在年起,我国卫生部门就已启动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作为第一批参加此项目的单位,哈医大二院肿瘤防治中心和结直肠肿瘤外科从一开始就承担了黑龙江的结肠癌筛查工作。王贵玉教授介绍说:截至年6月,他们中心在已筛查的高危病例人中,发现癌前病变(腺瘤)58例,结直肠癌患者9例。通过对40~69岁结直肠癌高发人群筛查,发现息肉患者、管状腺瘤患者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约占检查比例的40.1%。
需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随着人们对肿瘤诊治理念的更新,多学科综合协作模式(MDT)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最为推崇的肿瘤治疗模式,改变了传统“单打独斗”的局面。王贵玉教授指出,结直肠肿瘤的综合治疗需要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介入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病理科、影像科及心理专家等各学科积极参与,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共同参与疾病的诊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诊治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结直肠癌仅依靠单独学科、单一手段无法治愈,需要有机、有序地结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等多种治疗手段,在多学科医生通力合作下,才能延长生命甚至获得治愈。王贵玉认为,良好的MDT可以涵盖整个疾病评估,各阶段治疗以及各种治疗的衔接。以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例,和单纯内科治疗相比,通过内外科等多学科紧密合作的MDT模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从5%上升到20%~35%,效果提高明显。
在多学科综合协作模式的背景下,外科的作用似乎正在被药物和放疗等手段所削弱,但规范合理的根治性外科手术仍然是治愈结直肠癌的唯一手段。王贵玉教授介绍,结直肠癌外科手术近年来也涌现出微创化的热潮。3D腹腔镜在短短数年间已在国内得到快速普及,其优势在于还原真实的手术视野,便于保护血管、神经和重要的器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已经达到几乎相同的疗效,并且已具备微创的优势。
早诊和预防是关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年轻患者在结直肠癌发现时,有很大一部分已进入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那么该如何预防并进行早期诊断呢?王贵玉教授提示:首先,青年人应该普及防治知识,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掉吸烟、酗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起重视,结直肠癌的一大特点是隐蔽性强,很多人得了结直肠癌,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还有被误当作慢性肠炎、痔疮、痢疾、肠息肉等。
王贵玉教授指出,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好预防的癌种之一,因为它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癌前病变——腺瘤,而腺瘤可以经肠镜检查发现并大部分可于肠镜下切除。所以通过普查和随访,发现高危人群,尤其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平时经常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的人,建议及早进行肠镜检查,捕捉到早期病变并及早施行手术,多数病例都是能够治愈的。并且肠镜检查并不像大多数人想像的那么痛苦和可怕,特别是内镜设备和检查手段的提高,大部分人都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完成。
文/衣晓峰图/来源于网络猜你喜欢
大便带血不一定是痔疮!如何鉴别是痔还是癌?
中年“发福”未必是福,小心肠癌找上你
新春佳节吃多胃胀,常用药吗丁啉可以助消化吗?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l/6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湾著名搞笑主持人猪哥亮动手术,癌症已扩
- 下一篇文章: 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