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治疗 > > 正文 >

病例分享内镜超声辅助活检诊断结肠转移

作者:赵晓军谢惠王昕盛剑秋

医院

63岁女性患者,年12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AB-PAS(+),AE1/AE3(+)P53(+),阳性指数60%,Ki-67阳性指数50%。淋巴结转移小弯侧2/6,大弯侧4/11。

术后51个月结肠镜检查发现横结肠近肝曲及乙状结肠、直肠分别见丘状隆起结节,表明黏膜尚光滑,可见条状溃疡及糜烂,周围明显充血(图1),分别多点活检,活检病理结果:大肠黏膜组织中-重度慢性炎伴灶状淋巴组织增生。因患者有肿瘤病史,且内镜下观察可疑存在黏膜增厚或黏膜下病变,行超声肠镜检查见病变处肠壁黏膜层基本完整,黏膜下层及肌层、浆膜层层次结构消失,呈中等回声,散在点状略高回声(图2),病变处深挖活检,质硬。乙状结肠及直肠见多发类似病变。病理:低分化腺癌(图3),免疫组化染色:CK7(-),CK20(-),CDX-2(+),Villin(部分+)(图4、5),结合免疫组化及病史倾向于胃癌浸润转移。

图1结肠隆起黏膜表面尚光滑可见条状糜烂

图2超声见肠壁层次结构消失

图3病理见低分化腺癌

图4免疫组化CDX-2(+)

图5免疫组化Villin(部分+)

讨论

文献报告例胃癌患者,其中23例(2.3%)患者出现肠道转移,从发现原发性胃癌到发现胃癌肠道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也有个别病例胃癌术后10年发生肠道转移。胃癌肠道转移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排便困难、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以及肠梗阻等症状。而该文报道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术后51个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隆起病灶,内镜见表面黏膜基本完整,表面糜烂,易误诊为炎性病变,结合超声内镜发现病变从浆膜层浸润至黏膜下,深挖活检后取得肿瘤组织。

摘自:中国内镜杂志第21卷第2期中国内镜杂志Vol.21No.2

您对此病例有何感想?您有更精彩的病例?有更好的意见、建议?欢迎后台直接留言或投稿~投稿邮箱:yuz

high-med.







































中科医院
专治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l/591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