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治疗 > > 正文 >

肠息肉有没有可能癌变

你的肠镜报告单上有没有出现过“息肉”?

你有没有为这个“息肉”而担惊受

这个“息肉”到底是什么?是肿瘤吗?

需要治疗吗?

主页君陪主任出门诊的时候经常有一些患者拿着肠镜的检查报告单来咨询结果,报告单上常常会出现肠息肉这一诊断,个别精神比较紧张的患者甚至说“大夫,我长大瘤子了,我知道!你就给我切吧!”说的一惊一乍的,真是可气又可笑呀!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粘膜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也可以是腺瘤或错构瘤。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

大肠息肉可以是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

大多数病例常常没有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因其他疾病做肠道X射线造影检查、纤维内窥镜检查或在尸体解剖时偶然发现。肠道息肉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常见的大肠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儿童性息肉、腺瘤、乳头状腺瘤。此外,也常见于家族性息肉病和珀茨-杰格斯二氏综合征等。

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在没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病理诊断命名了,比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

什么原因会让人长息肉呢?

肠息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

2、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是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低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

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肠息肉有没有一些青睐的人群呢?

高危人群包括:

1.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

2.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

3.年龄大于50岁。

4.坐的时间越长,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

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

在欧美国家,结直肠癌比较高发,他们推荐就推荐所有人从50岁开始,每年做粪便隐血检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病变。

息肉的癌变可能

首先,记住一句话,不是所有的息肉都癌变。

一般而言,我们会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大致包括:

1、幼年性息肉:多见于10岁以下幼年。是一种错构瘤,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

2、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则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

息肉恶变成为癌需要多久?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Morson在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这个时间约为10年。但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从腺瘤向癌转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清,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大肠粘膜细胞中癌基因(如APC基因、K-ras基因等)与抑癌基因多种突变的累积形成了病理改变的生物学基础。

还有些特殊类型的腺瘤性息肉:扁平息肉和侧向发育型息肉。

这张图里有两个息肉,您都看到了吗?

那么,如果发现了息肉,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一般会根据肠道息肉的大小、多少、有无并发症和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

1、小息肉一般在行结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送病理检查。

2、直径>3cm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腹膜返折以下的经肛门局部切除,腹膜返折以上的应开腹切除或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

3、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粘膜肌层或浸润粘膜下层则属于浸润性癌,应按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粘膜肌层、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较好、切缘无残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术,但应密切观察。

4、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无须特殊治疗。

总结:

肠道息肉不是大病,但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肠镜报告中的息肉,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也无须过分惊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咨

询你的医生,询问需不需要活检,需不需要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当然对于反反复复的息肉生长,一定要注意遗传疾病的可能

性,也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对发现有肠道息肉但暂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须注意日常饮食,并定期做肠镜检查。

最后上一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图。

长按图中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l/562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