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如果孩子反复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经过多次抗炎等治疗后都没有好转,或者好转后又容易复发的话,则应警惕儿童型肠息肉的发生,这个时候,应按医生建议给孩子做个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肠息肉常被误诊为肠炎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谢丹宇说,人体的胃肠道黏膜是息肉好发的部位。不仅成人会长肠息肉,就连儿童也难以避免。在临床上,儿童肠息肉的发病高峰在3~6岁,以男孩多见。一般情况下,息肉常常以便血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间断性大便带血,多为鲜红色。息肉较大的,有时可引起肠套叠,以致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的症状。如果息肉继发感染,可表现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因而患儿常常被误诊为“出血性结肠炎”。此类患儿往往给予抗菌类治疗后症状会好转,给人以假象,导致反复使用抗菌素治疗,既延误了病情,又滥用了抗菌素。
肠镜是发现肠息肉的好办法
在儿科,腹痛、腹泻是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是感染性肠炎或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孩子反复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经过多次抗炎等治疗后都没有好转,或好转后又容易复发的话,则应要警惕儿童型肠息肉的发生。
由于儿童型息肉的临床表现不一定很典型,而且大多数儿童都不会准确地表达,因此仅靠临床症状来诊断较为困难的。过去,小儿结肠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X线气钡灌肠等,但直肠指诊只能用于检查近肛门处的直肠息肉,而X线气钡灌肠虽可观察结肠的情况,但检查的时候有辐射损伤,漏诊率也较高,并可出现假阳性。
这几年,小儿肠镜检查技术的应用,对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来进一步了解下消化道的疾病情况,这是目前发现小儿肠息肉的较好办法,也是治疗息肉的有效手段。目前,经肠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已经相当普及了,对于不能配合的幼儿,医生会在全麻下做肠镜。如果术中发现息肉,就会在镜下做切除治疗。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陈虎医生1,想咨询更多专业意见,请搜索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zl/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