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来了了解肠息肉,早查早治防癌变
每周一至周日15:30播出,欢迎锁定收听
医院桓台分院
内镜诊疗中心主治医师王金峰
和大家科普一下肠息肉的相关知识
到底什么是肠息肉?通常所说的肠息肉主要是指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系指生长自结肠粘膜而隆起于粘膜表面的病变。通常源于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并从粘膜表面向肠腔内扩展。无论其呈广基、亚蒂还是长蒂,均仅表示肉眼外观形态,而不表明病理性质,故临床上在病理性质未明之前,对于炎症、感染性肉芽肿、组织增生和癌肿有隆起性病变者,通常用息肉来描述。结肠息肉自然病程较长,症状不甚典型,位于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幼年型息肉可自行脱落,成年型则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上升。部分可以发生癌变或与癌肿关系密切,被公认为癌前病变。有些具有遗传性或伴随全身疾病。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结肠息肉呢?首先要注意临床症状,早期肠镜检查
一是大便颜色改变。如大便带血,色鲜红、量不多,无自觉疼痛或者大便中杂有血丝以及混有粉红色粘液之类的。
二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如果同时伴有腹痛,更要提高警惕。
三是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当然,出现此类临床症状特别少见,因为结肠息肉大部分没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尤其是血便,大部分都是息肉比较大,或者息肉已经癌变了。有些不典型的症状,如腹泻,粘液便,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条、次数增多,都应该进行肠镜检查。因为早期检查特别重要,早期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息肉多大,发展到什么程度。及时的切掉息肉,切完之后跟正常人群比较患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能降低70%—90%。
其次没有临床症状的高危人群也需要来体检①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
②长期生活在息肉多发地区,如上海等;
③长期西方化饮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油炸食物;
④年龄大于40岁者;
⑤有相关疾病,如肝硬化、乳腺癌等。
结肠息肉应该如何处理呢?结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即属癌前病变,一旦检出均应处理,原则上经内镜下切除或破坏。大多数息肉可通过内镜处理后治愈。
内镜下介入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注射疗法(无水酒精、硬化剂),套扎疗法,微波治疗法,激光治疗法,高频电切、电凝法。内镜下无法切除和破坏的息肉应积极手术治疗。
摘除或切除的腺瘤应仔细切片检查,若无癌变则无需进一步治疗。腺瘤性息肉癌变一般为高分化型,常发生于带蒂息肉的顶部,不侵及粘膜肌层。如果发现只局限在息肉表面粘膜层的癌变(原位癌),只要腺瘤已全部摘除,同样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但需随访观察,原则上在初次结肠镜检时,应同时将发现的全部腺瘤性息肉清除。随访适宜于1年内进行,以发现前次治疗遗漏的任何病变及可能出现的新病变。如随访正常,下次随访检查的间隔时间为2—3年。
息肉内镜下处理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吃流食(粥、汤)、吃软食(馒头、面包)等饮食。因为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伤口需要愈合时间所以这段时间里尽量吃软食,以免吃肉类、豆类等不易消化食物影响创伤愈合;②停用活血、化瘀及抗凝药物;③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④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⑤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以致加重出血;⑥如有腹痛、腹胀、黑便或便医院就诊;⑦定期复查非常重要。肠腔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肠粘膜运动的特点,肠息肉漏诊,是非常普遍的。加之,结肠息肉是非常容易复发的。结肠息肉的预防?在生活中我们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作息有时,避免过劳。
2、饮食结构要均衡合理,应少吃肥肉、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戒烟限酒,这样既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有害废物对肠道的损伤。
3、要坚持参加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癌能力。
4、保持乐观的心态。另外,据报道服用阿司匹林和补钙也有利于预防结肠息肉。
只要我们足够重视身体健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重锻炼及作息规律,做到结肠息肉的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内镜下治疗,是一定能够阻断结肠息肉发展为结肠癌的。
结束语栏目定期邀请医院桓台分院的医生通过电波来教听众如何解决健康问题。如果您有需要交流咨询的健康问题可能拨打医院桓台分院内镜诊疗中心进行咨询。
医院内镜诊疗中心
我院内镜中心成立于年,是内镜检查及内镜下微创治疗相结合的专业科室。目前科室有医护人员15人,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0名,配备日本奥林巴斯系列高清电子胃肠镜、电子喉镜、支气管镜等高端设备。年胃镜诊疗数超过例,年手术量超过例。
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超声内镜及十二指肠镜(ERCP)等内镜检查及多项内镜下治疗技术,主要包括:
1、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2、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剥离术
在麻醉医师、内镜医师、内镜护士的全程监控下,根据患者病情及内镜诊疗需要,实施个体化的镇痛、镇静、无痛,使患者获得最佳诊疗效果,目前无痛检查治疗率高达80%以上。
另可开展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等急诊内镜治疗技术,以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精准断流术、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各种消化道营养管的置入及各种内镜介入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9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肠息肉内镜切除后,要注意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