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危害 > > 正文 >

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切还是不切,

导读

一些人拿到体检报告后,被报告显示的身体某个部位的小息肉而弄得十分焦虑。有些息肉,可能就是肿瘤的前期征兆,也有些可能是良性的,不用过多在意。那么哪些需要提高警惕,该如何治疗呢?

1.肠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案例

李先生48岁,前不久因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就到河南省医医院胃肠科做了个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有一个7毫米的息肉,当时医生建议可在内镜下切除。这让李先生很纠结,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不切会癌变吗?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胃肠专家闫强医生解析肠息肉需不要切除:

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而言,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非腺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

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当然,腺瘤性息肉是否癌变还与患者年龄,息肉数量、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1厘米~2厘米的息肉,癌变率为20%;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则为50%。

但是,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异常。因此,一旦出现上医院做肠镜检查。

如果发现肠息肉,可通过内镜切除,再送病理检查,明确治疗。此外,因肠息肉易复发,一定要定期复查。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远离烟酒。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2年至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2.胃息肉:切不切看病理

案例

杜先生今年46岁,平时很中意饮食,也无烟酒嗜好,在一次体检中偶然发现了胃底腺瘤性息肉,这让杜先生整天忧心忡忡:胃息肉危害大不大?会不会发生癌变?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胃肠专家闫强医生解析胃息肉需不要切除:

胃息肉也大概有两种类型,即炎症性(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胃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30%~58.3%,被人们称“癌前病变”。

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属于胃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左右。

首先要做活检病理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可以选择胃镜下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有H.P菌感染的增生性息肉,需要根除H.P菌;炎症性息肉体积比较大的直径>2cm者,也建议切除。

由于胃息肉容易复发,切除后,要在3-6个月复查一次。

3.声带息肉:声音嘶哑是信号

案例

41岁的秦女士是一位小学老师,日前,她突然出现声音嘶哑,想到可能是用嗓过度,就没引起重视,可一个星期过去了,声音嘶哑的情况并没得到好转,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声带处长了一个息肉。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胃肠专家闫强医生解析声带息肉需不要切除:

声带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主要表现为声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不仅可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若息肉较大阻塞喉腔,可引起呼吸困难。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但很多息肉在癌变后,患者并没有很强的不适感,息肉就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

因此,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喉部异物感、咽喉干痒疼痛,医院做纤维喉镜明确诊断,必要时也可在医生建议下做手术摘除。

4.胆囊息肉:符合指征要手术

案例

最近,陈女士在单位安排的每年一次体检时发现了胆囊里有一个0.4×0.6厘米大小的息肉,而且报告单上还显示:壁欠光滑。她听身边的人说胆囊息肉可能会癌变,一时慌了神,全家人也都非常担心她。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胃肠专家闫强医生解析胆囊息肉需不要切除: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目前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长期饮酒,高脂饮食,不吃早餐、压力大、熬夜及生活不规律者,容易得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但也要预防癌变。

一旦发现就要定期复查,如果符合以下手术指征,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如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基底宽,位于胆囊颈部,年龄超过50岁;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且有症状;胆囊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无症状,要每3~6个月随访,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等。

5.鼻息肉:久治不愈可诱发并发症

案例

近段时间,小王一直以为自己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越来越加重了,医院去开点药,谁知道通过鼻内镜检查,医生发现他鼻部竟然有个息肉,建议尽早手术治疗,避免耽误病情治疗。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胃肠专家闫强医生解析鼻息肉需不要切除:

鼻息肉常出现在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是一种良性小肿瘤。鼻息肉患者常有鼻塞感,如果息肉持续长大,鼻塞感会加重。

如果息肉阻塞咽鼓管,可能会导致患者耳鸣,听力减退,还可引起打鼾、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咽喉并发症,更致命的是可引发癌变。因此,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医院做鼻窥镜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在治疗上,如果息肉患者病情不重,可用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并持续观察;如果息肉较大、症状较重,则要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河医院温馨小提示

如果您有“胃痛、恶心、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网上预约:登录官方网站3g.hnwbyy.cn在线咨询,预约。

2、







































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877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