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危害 > > 正文 >

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异型增生监测自体荧光内镜

导读

根据FIND-UC试验的结果,长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使用自体荧光成像检测肿瘤效果并不优于染色内镜。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上。

“染色内镜仍然是炎症性肠道疾病监测中检测异型增生的标准,”来自JohnRadcliffe医院的JamesE.East博士说。“我们应按照SCENIC共识声明中的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更广泛地实施这种方法。”

在对长期UC患者异型增生的检测中,无论是自体荧光成像还是染色内镜都优于白光内镜,但前两种技术没有在头对头研究中进行比较。

因此,East博士和同事们进行了有预定义性能阈值的2期研究以确定荧光成像能否满足进行非劣效性研究与染色内镜进行比较的临床标准。

进行这样的研究,与染色内镜相比,荧光成像的异型增生检测相对检出率必须在0.67以上。

染色内镜组19%(20/)的患者检出异型增生,荧光成像组有12%(13/)的患者检出异型增生,相对检出率为0.65。

使用染色内镜每例患者平均检出0.37处异型增生,自体荧光成像平均检出0.13处,相对检出率为0.36。

此外,事后分析显示,在每名患者检出的肿瘤性病变平均数、每名患者靶向活检的平均数和一个或多个靶向活检的患者比例方面,染色内镜有更优的结果。

East博士说“不管是基于患者还是基于病变,自体荧光都有很大差距。如果自体荧光技术向前发展,就需要进行彻底的反思和重大的研发投入。高清白光内镜与染色内镜建立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难以超越。”

来自梅奥诊所的MichaelF.Picco博士写了一篇社论,他通过电子邮件说:“这项研究表明染色内镜在异型增生监测中检测典型异型增生病变方面表现很好。对于无柄锯齿状病变,最佳技术尚不清楚,可惜这项研究没有充分解决这个问题。无柄锯齿状病变是UC和非UC人群中发现的重要癌前病变,我们对他们的自然史并不完全清楚。未来的研究也应该集中在对他们的检测上。”

来源:Chromoendoscopyversusautofluorescenceimagingforneoplasiadetectioninpatientswithlongstandingulcerativecolitis(FIND-UC):aninternational,multicentre,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Mar19;[Epubaheadofprint]PMID:

苏寒

赞赏

长按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857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