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医院医院院长周清谈及,全国每年40%的新发恶性肿瘤在农村。
而据国家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JNCC)上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人因癌症死亡。
目前,临床对癌症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突破,很多癌症患者的寿命都比以往有所延长,治愈率也有所提高。即便如此,癌症还是得讲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城市人群早已在广泛的科普中耳濡目染,但是农村人群的癌症防治却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防癌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7.7分,大部分居民的认知得分在40~70分之间,防癌知识知晓水平偏低。而且,年龄越大的人防癌知识水平越低,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
农村人群对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的知晓率最高,达96.03%,可能因为这些癌症是我国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癌种,但对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的知晓率却不到50%,跟不上我国癌谱的变化趋势。
症状方面,农村人群对肿块、疼痛的肿瘤症状知晓率达90%以上,但对大便习惯改变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排便困难等)的认知率却不足30%。
另外,虽然大部分居民愿意接受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但若要自己花钱进行体检,55%的居民表示只能承担低于元的体检费用,而且只有不到5%的居民能承受元以上的体检费用。
目前,我国的基本医保体系主要以保障疾病治疗为主,没有覆盖预防筛查。如果能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降低居民筛查自付费用,将会大大提高居民的筛查意愿,从而提高早诊率,从长远来看,更能节省医疗花费,减轻个人、社会及国家的经济负担。
确诊状况
从筛查的情况来看,农村人群前5位筛出的肿瘤为肺、上消化道、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直-结肠等部位,男性高于女性,肿瘤前期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其中“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续不断”“腹胀”“大便变细、次数增多”的症状出现占前3位,说明这些人群没有重视疑似肿瘤前期的临床症状,也提示在肿瘤早发现方面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农村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健康意识较差,普遍存在吸烟、喝酒、吃剩菜和腌制品,以及喜欢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给健康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60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0.26%,超过全国水平。
医院
农村癌症患者选择首诊医疗机构主要考虑的是距离和医疗服务质量,医院是他们就医的首选。
农村居民普遍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水平不高,可能会导致诊断延迟。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提高,也促进了更多的农村患者首先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医。
由于农村患者对癌症相关症状了解不足,当他们到村、乡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常常因为医疗技术水平和检查设备缺乏等,被当作普通疾病治疗,不能得到及时确诊,导致发现时疾病阶段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部分老年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已发现身体不适,医院看病会麻烦子女、担心花钱增加他人负担,自行去村卫生室或药店买药进行治疗,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疾病晚期。
治疗情况
一般认为,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多,大多患者医院。而相当一部分农村肿医院就诊、住院而非医院。医院肿瘤科室的外地患者常常占到一半以上。
不过,到城市住院治疗,意味着要多次往返于城市和农村,患者既要进城就医,也要返乡疗养。其中,农村患者在非放化疗期间更常选择就近就诊,平均每隔14~30医院进行放化疗。
以上种种说明,在农村地区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应加大科普宣传,增强农村人群防癌意识、知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建立城乡间的远程诊疗系统,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农村人群的医疗保障,普及筛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钱可治。
定期筛查6种癌
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对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胃癌、前列腺癌这6种癌症的筛查做了介绍:
肺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人群,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长期低热等。主要筛查手段为肺部低剂量CT以及肿瘤标记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及新兴标志物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
乳腺癌。筛查人群为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婚育史、月经史、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胀痛、乳头异常分泌物等。主要筛查手段为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肿瘤标记物CA-、CA-、CEA。
宫颈癌。筛查人群为21岁以上女性,有宫颈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史、不洁性生活史、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主要筛查手段为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HPV测试,肿瘤标记物SCC、CEA。
结直肠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下腹痛、便血、黏液便、大便频次等。主要筛查手段为肛诊、大便潜血、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肿瘤标记物CEA、CA-、CA-。
胃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溃疡、胃肠息肉病史等,腹痛、腹泻、消瘦、柏油便等。主要筛查手段为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元及胃泌素测定等,肿瘤标记物CA72-4、CEA。
前列腺癌。筛查人群为45岁以上男性,有反复尿频、尿急及血尿等,特别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史。主要筛查手段为前列腺触诊检查、前列腺超声、肿瘤标记物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筛查。#癌症#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1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