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危害 > > 正文 >

担心肠癌却又不敢做肠镜可以先试试这个方法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可一试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在41-65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在我国的部分发达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已攀升到恶性肿瘤的第2位,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一经确诊即为晚期,预后较差。早筛、早诊、早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1,2]。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最精准的筛查肠道癌症及癌前病变的方法,但结肠镜是侵入性检查,需要良好的肠道准备,难以推广为全民筛查的基本方案,而最简便易行的粪便隐血试验(FOB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难以满足筛查的要求。

近年来,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ecalImmunochemicalTest,FIT)由于其采样方便(过程与普通粪便检查类似)、成本较低、灵敏度高的特点,屡次被作为结肠镜的替代方案提出。

图1国外流行的4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

图源美国纽约健康中心[3]

但FIT可以完全替代结肠镜吗?FIT有何优势和局限呢?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学者在国际期刊《柳叶刀-胃肠病与肝病学》发表的这项为期6年、纳入27万余人的随机对照研究(SCREESCO)[4]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图2研究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与肝病学》

SCREESCO研究:

FIT的癌症检出率与肠镜相似

年至年间,该研究纳入了名受试者,将他们随机分为结肠镜检查组(人)、FIT组(人)、对照组(人)。受邀参加结肠镜检查和FIT筛查的患者,均在60岁时进行相应检查。

在结肠镜检查组中,有35.1%的人进行了结肠镜检查(一次),而FIT组中有55.5%的人参加了至少一轮测试;41.4%完成了两轮FIT筛查,90.8%FIT阳性患者进行了后续的补充结肠镜检查。

图3FIT检测采样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SCREESCO研究所设置的FIT血红蛋白临界值为10μg/g,比过去的FIT相关试验更加严格[5]。研究人员称:“过去的大多数研究都将FIT的血红蛋白临界值设置在20-40μg/g,我们希望通过更低的阈值来筛查癌症、癌前病变和腺瘤。”

图4研究分组及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

结肠镜检查组及FIT组分别有49名(0.16%)及名(0.20%)受试者检测到结直肠癌(RR0.78,95%CI0.56–1.09),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肠镜检查组有名(2.05%)受试者检测到腺瘤,比例显著高于FIT组(名,1.61%;RR1.27,95%CI1.15–1.41);

与FIT相比,结肠镜检查可检测到更多的右侧结肠腺瘤;

在6年一共次结肠镜检查中共发生2例穿孔及15例大出血,无干预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FIT组患者确诊一种癌症所需要的结肠镜检查少于结肠镜组(49次vs次)[5]。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FIT的癌症检出率与肠镜相似,且FIT组受试者更易接受筛查;另外,事先的FIT检查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接受肠镜的次数、减轻痛苦。尽管研究人员设置了极低的血红蛋白阈值,但结肠镜相比FIT,仍能检出更多腺瘤。

FIT可取代肠镜进行癌症早筛吗?

现在还不行!

尽管FIT在结直肠癌的筛查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潜能,但早期筛查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尽早干预、切除息肉、预防癌变,而这些是FIT无法进行的,且FIT在腺瘤的筛查中并没有优势。

除了SCREESCO研究外,年EnriqueQuintero博士等人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6]也给出了相似的结论——FIT组的受试者比结肠镜组的受试者更有可能参与筛查;在基线筛查检查中,两个研究组中检出结直肠癌的受试者数量相似;同时结肠镜检查组发现了更多的腺瘤。

换句话说,FIT对于结肠癌筛查来说更像是一个精准型的FOBT,也像是一张“体验卡”,它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胃肠道出血状况、预判可能存在的病变和风险。综合来看,FIT对于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来说或许用处更大,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然需要依靠肠镜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康清杰(综述),向征(审校).结肠癌筛查和诊疗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8):-.DOI:10./j.issn.-..28..

[2]Ju-FangShi,LeWang,Jian-ChaoRan,etal.cancer.Jun01;(11).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1388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