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造成的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在40岁以上的人群健康查体中结肠镜的筛查尤其重要,这项检查可以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70%-90%,大大提高了结肠癌的临床治愈率,而且在未来10年里可将结肠癌的死亡风险降低为零。
结肠癌的发病因素多而复杂,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多发性腺瘤与大肠癌的发病极为密切,是结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凡是大肠黏膜上任何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无论其大小、形状和组织学类型如何,临床均统称为“结肠息肉”或“多发性息肉”,也称“息肉病”。病理检查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不同类型。家族性息肉病如不适时治疗,最终将%发生癌变。因此,一旦发现多发性肠息肉,医院进行合理的内镜微创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胃镜室常规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病例:图1为结肠息肉,如果没有做结肠检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图2的情况,演变为结肠癌。前者可以择期行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后者只能外科手术甚至有的患者合并多发转移而失去手术的机会。
结肠息肉多无明显症状,往往是结肠镜检查意外发现,部分息肉可引起大便带血,体检常无阳性发现。较大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但多因症状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内镜医生一般根据肠息肉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及数量来确定治疗方案。通常炎症性息肉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年做一次肠镜随访即可。一般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电切方法直接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结肠癌的预警信号
1.有结肠癌家族史。
2.有结肠家族性息肉病史。
3.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超过1cm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有40-50%的癌变机会,应及时进行切除处理,以阻断息肉恶变。
4.结肠癌患者,术后再现腹部或排便异常,癌胚抗原阳性,应及时做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多原发癌的存在或肠癌复发。
5.曾患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与大肠癌的病因同源。
6.不明原因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者。
7.不明原因进行性贫血、面色日渐苍白,已排除其他部位失血和血液疾病者。
8.无原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指排便感觉异常,排便不尽,肛门里急后重、大便变形等,是结肠癌的早期表现症状之一。
9.腹痛,发病初期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
10、便血或血性粘液便,凡是便中带暗红色血色及血性粘液便者且持续出现,逐渐增多,具有诊断价值;大便潜血化验多次阳性,具有筛查价值,切勿当做“痔疮”、“结肠炎”出血等对待。
结肠癌的关键是早诊早治,早期发现结肠腺瘤性息肉并行内镜下切除是极为重要的阻断措施。结肠癌位居人体大肠深处,其起病也隐秘,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通过结肠镜检查就可以让它无处遁形。
供稿
内科
编辑
张涛
审核
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10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结节息肉囊肿,立刻切还是等一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