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健康肠息肉是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30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研究显示,80%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因此,预防结直肠癌,要从预防肠息肉开始。

绝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但是,从临床症状难以诊断大肠息肉,确诊大肠息肉主要靠一系列的检查。

直肠指诊仅可触及中低位直肠的息肉,

肠镜是诊断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在内镜下,从形状上可以大致判断息肉的良恶性。

一般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息肉常常是良性的。

而黏膜下扁平、直径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溃疡,往往提示息肉恶变。

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很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2、直径小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和腺瘤;

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

大肠息肉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能够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建议以下人群进行肠镜检查:1.40岁以上;2.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3.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

内镜中心-

(图文部分来自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









































中医白癜风的治疗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zysx/456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