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肠息肉 > 肠息肉危害 > > 正文 >

肠息肉本不可怕,肠镜检查意义大

日前,中山六院练磊医生在朋友圈发布的一句话令人深思:“17岁就得了直肠癌,40岁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胃肠体检。”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

年仅17岁的患者小辉(化名),在半年前开始出现肛门疼痛,两个月前发现自己出现鲜红色血便,医院行肠镜并活检示:直肠下段肿物,病理示腺癌。确诊后,家人便带着小辉连夜赶至中山六院就诊。经过讨论商议后进行手术,手术很成功,然而这位患者这么年轻就需要带瘘生存。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消化内科也很常见:徐叔叔,在年4月30日的肠镜体检中发现结肠息肉,自诉无明显不适感,于5月7日收住我科进一步治疗。医生安排其次日行肠息肉摘除术,术后状态佳。5月13日,其术后病理报告示:“距肛缘20cm”绒毛状-管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癌变,浸润至粘膜下层。

另外一位张叔叔,也是在年8月12日的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多发息肉,于9月17日为行肠息肉摘除术收住我科。9月20日其病理诊断提示:“升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距肛缘30cm”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腺癌(中分化),浸润粘膜下层。

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会有疑问,肠息肉到底是什么呢?肠息肉是指肠粘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以男性多见。一般肠息肉在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就像叶叔叔他们一样,大多数人群都是在肠镜检查时才发现。但后期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肠梗阻、腹痛、便血等情况,甚至会发生癌变。试想一下,如果这两位叔叔没有进行肠镜检查及早发现肠息肉及癌变部位,那他们的病情很有可能发生恶化。所以,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一定要定期行肠镜检查。

那如果我们肠镜也检查出肠息肉该怎么办呢?

从两位叔叔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息肉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噢。

治疗原则

小的增生性或炎性息肉因无癌变潜质,可不处理。大的息肉及病理证实为腺瘤者,为避免息肉梗阻、出血及癌变,应予以摘除。

手术治疗方案

手术方式有高频电凝圈套器电切术(最常见)、氩气刀(APC)治疗,另还有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而这些手术也都是直接在肠镜操作下完成的。

那在手术前后我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手术前指导:

在手术前,医生和护士都会和你讲解你本次手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首先一定保持自身情绪的放松,解除顾虑。准备做电切除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遵医嘱口服导泻药物,做好肠道准备。

手术后指导:

1.结束后休息、观察15-30分钟再离开内镜中心。

2.回病房后注意卧床休息,做好肛门清洁。

3.术后根据医嘱禁食4-6小时,后逐渐进食半流质。

4.适当休息3-4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尽量避免驾驶和坐车。

5.如出现腹胀明显、腹痛剧烈、排血便或大便次数增多呈黑色,请及时报告医护人员,采取处理措施。

从上面这几点的介绍我们会发现,对肠息肉治疗问题,我们是必须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从生活习惯上去辅助治疗和预防,降低其发生及病情恶化的可能。

1.饮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要特别注意限制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尤其是红肉。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

2.戒烟酒:过量饮酒及吸烟会增加肠息肉和肠癌的风险。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尤其应减少饮酒和吸烟量来降低发病风险。

3.保证钙的摄入:有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补充钙片的人,其肠息肉的复发风险下降了19~34%。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和其他乳制品,还有花椰菜等。另外,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也显示出降低肠息肉和肠癌发生风险的作用。

4.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明显减少肠息肉的发生。医学专家建议每周五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如果每天能进行45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则在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5.定期内科门诊复诊及肠镜检查。

医院

护理部

长按识别左侧







































白癫疯专科医院能去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wdan.com/cxrwh/965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jw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肠息肉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